影评 | 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得奖作2019-07-13 06:37:30 影评 | 我和他们一起成长、最後的记忆、五岁的哀悼日记、FISSO、迷途、新婚、老头儿、墨绯、海口、悯农
【电影评论者/雀雀】2019 年的六月,我去了一趟上海。见识了上海电影节、朝圣了上海电影博物馆,也与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交流营相处了一个礼拜。那段时间除了与两岸的青年创作者有了密集的接触与了解,凭着各自的电影短片作品,对他们也产生了另一个维度的认识。都说作品会自己说话,那麽这一篇就来聊聊这些得奖之作,留下一些文字记录。
金奖《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上海人做公益 将镜头对准自己人生的纪录片,常是青年影音创作者的第一步和第一部。金奖得奖片《我和他们一起成长》故事很简单,是导演石渡丹尔、导演外公(上海指挥家曹鹏)和导演母亲曹小夏一起从事公益事业的记录点滴。影片本身做到了记录短片所能在有限时空篇幅里达成的资讯梳理与叙事条理,在几个事件的侧拍中可以感受到理念实践的困难之处、与三代家人投注在公益的有心程度,可以说整部影片是胜在创作者本身尝试将慈善之举落实社会的温度感,影片本体的精神价值胜过一切。无怪乎在短片大赛颁奖典礼现场,颁奖人马景涛会形容《我和他们一起成长》是一部「有用、有料、有亮、有荣、有趣、有心,有爱」的短片。
银奖《最後的记忆》:就算你把我忘了,你还是你。我还是会爱你。 银奖得奖作《最後的记忆》是一部剧情片。描述李千那所饰演的女子晓琴,在与梁正群所饰演的有为青年叶子齐结褵几年後,男方逐渐出现早发性失智症症状,家庭也因而陷入低潮。在适应病症的过程中,叶子齐拿起相机与画笔,企图在忘记一切之前,留下人生中最美的记忆。一日,子齐走丢,晓琴循迹踏上寻夫之途,想不到却重新回到两人年轻时开始相爱的那一天。不同的是,他已经把她忘记了。
《最後的记忆》从上山到进火车,可看见剧组多方尝试了各种情境场景的拍摄工作,并以镜头和画面区别了角色状态。从一开始攻顶山林的高画质感美景就助长了恋情的昇温同时也象徵毕业生即将迎向大好的前景、主角得知罹病与夫妻争执时的手持镜头晃动则刻画着受到冲击的惶然愤气、家庭空间里蒙上逐渐晦暗无望的角色心境令人窒息,而主角在职场又呈现另种视角语言丰富全片,使得过去与现在的交叉叙事不至於令观众感到沈闷或混淆,前後以踏上同一段旅程的步履画面做呼应衔接的低视角,更静静地将两段时空缝合为一。
李千那的表演《最後的记忆》强化了叙事的说服力,除了在主角对病情与人生自我质疑的第一时间就近乎破题地端出台词「就算你把我忘了,你还是你。我还是会爱你」直指全片情感核心之外,其一前一後两个情绪临界演出,展现出十足陪伴决心却遭放弃的悲愤和被最终还是被遗忘的无声掉泪伤演出,强势镇压住了时而显得豪华的配乐,堪称专业演员的得奖场。这个女歌手应该要多多演戏造福观众与为华语影坛做贡献才是。
铜奖《五岁的哀悼日记》:魅力悬念的一镜到底 《五岁的哀悼日记》所呈现出日常得紧的「儿童在阿公家里晃来晃去吹泡泡」三分钟故事,背後却是一场极尽调度、机关算尽的一镜到底电影制作工程,然而其所打造出恍若梦境亦又像是故人魂魄真的飘荡回家审视一切的片刻时分,让主角儿童视角里的「阿公」其存在感若此真实而有温度,几乎是触手可及地就能牵绊住已逝的灵,电影感十足。这份强烈的悬念与不舍亲人离开以及对於影片前纹後理探究慾望的意犹未尽,让我一口气重播了这影片三次。
优秀奖《FISSO》:风格自成的定格动画 定格动画是电影界的手工艺品,其美学形式与故事内涵更是一部定格动画作品决胜负的关键之所在。《FISSO》在分镜行影的顺畅度都达到观影需求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以具创意的既有摄影器材加上零件乃至黏土的拼贴的主角样貌姿态之可爱,博得观众的眼球惊喜和记忆,再平稳地讲述一个近乎通俗的破镜重圆的完整家庭故事。因其表现形式之精致与特异,马来西亚导演自带异国风情的叙事手法,让影片本身散发强大而迷人的风格特质。
在《FISSO》里,相机胶卷的过时是让男主角人生开始忙碌的契因,对照起定格动画之於世界电影工业亦有着戏外的对望呼应感,导演自己不也正「为着定格动画忙得不亦乐乎」?其对工作的心力投注其实不亚於男主角。有趣的是,导演 Raito 在片中将自身故事与人设藏设在相机夫妇的女儿「Raito」身上,更像是带着点角色扮演的自我期许。「时代女性」总想要兼顾自我实践与家庭圆满的人生双赢,这条路对每一个独立的女性创作者而言,都是条充满挑战但绝对值得争取体验的筚路蓝缕。
优秀奖《迷途》:吴念轩向土地公告白 与《最後的记忆》同样以失智为题的《迷途》,描述的是父子亲情。在陈慕义和吴念轩两位广为台湾观众所熟知的演员诠释下,把看似即将断线的情感连结重新做了修补,而土地公(庙)则成了亲子和解的重要媒介(场域)。其中陈慕义借土地公之名对来者信众做出道破其人生荒谬度的提点颇有《谁先爱上他的》谢盈萱与无语神明对戏的哲思趣味,吴念轩对土地公的告白更有着同时对人与对神的信誓(但在失智人士的耳里又似乎是有听没到),就是这份细处情节设计上的多重指涉,稍弥补了披着失智宣导片外衣的故事大纲简单与不足。
优秀奖《新婚》:婚姻的本质揭露 一首结婚歌曲响起,誓词还没背熟,倒是婚姻就已变质。《新婚》以黑白片的片头一开始就违合地预示了有别於婚礼该有的热闹与彩色人生象徵,连新郎新娘同框共镜的画面都带着点哀莫的腐屍味,与蔡依林《红衣女孩》MV 将婚礼当作丧礼拍摄的美术概念相近。两男倚车对话的摄影取镜氛围有致耐人寻味。尔後剧情骤转,後车厢的秘密爆泄,感性的男人们瞬间成为照章处理後事的冷血作业员,意有所指揭露踏入婚姻犹如坟墓以及感情关系禁不起考验的翻书变脸本色。
优秀奖《老头儿》:家庭伦理的温情喊话 外婆住院开刀,外孙女小洁回乡陪外公。才住一起没几天,小洁就被老头儿惹恼,不准外食不准晚归,一次两人大吵,小洁赌气出门,直到夜归看见外公拿着灯筒帮忙照路这才和解。《老头儿》故事易懂并呈现出上海人的生活片隅、暖系上海男人的做到底以外,电影本身充分宣扬与呼吁大家注重家庭伦理的温情喊话,似让我窥见了大陆健康写实电影时代的开始。
优秀奖《墨绯》:台湾动画人才的进阶预备 动画《墨绯》有着多种动画表现形式的展现,从日式动漫到画面分格、分镜快速以及武打的水墨意象,连场景美术都自成一格且各自分庭抗礼呈现出纯熟完成度。在团圆饭的宴席之间与《老头儿》一样是有着祖孙之情的爱恨纠葛,不同的是吃瓜看戏的亲友劝和团与两位阿祖年轻时代的过招往事,热闹地妆点了这场最终将会以和为贵的「食战」。
优秀奖《海口》:新意的怀旧 海口槟榔摊的老板在路上遇到了一名女子,莫名的引力,带他领她前往女孩心驰的旧戏院。台湾槟榔摊老板面恶心善形象大提升,台语腔调怡然自在,然而一路以来的悬念铺陈不免让人好奇女孩为何会跌坐路边?海口老板对女孩的凝视深望意图又是为何?在流畅的短途公路之旅与观光探访当中,以及一些暧昧的眼神与光影流动,熟男与年轻女孩之间的互动既成兄妹也多了一丝文化传承意味,娴熟尽现台人的风土人情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恬静想像。
We爱奖《悯农》:台湾农务之美 透过导演徐仲彦的摄影视界,《悯农》剔除了农务给人刻板印象中的各类杂质,且镜头似是装了爱的滤镜,放眼看过去,农事与农人的纯朴踏实都成了一幕一幕自带品味的动态与静态摄影作品,为台湾农务之美留下了怡然的纪录。在几个农事作业的跟拍、农田间风景的细细探寻,以及几位人士的田调采访中,处处透露着农人不待人助的自救豪气,也不着痕迹地温柔批判了政府与粮商的漠视与图利。
文章转载自【雀雀看电影】 |